日语中的“米、伊、独、豪、仏”,分别指哪些国家? - 生活银魂 - 大众生活 - 万事屋

日语中的“米、伊、独、豪、仏”,分别指哪些国家?

之前有看到过一篇日媒的新闻报道:

日语中的“米、伊、独、豪、仏”,分别指哪些国家?-1

标题可译为《美,俄,中,英,法五大合法拥有核武器国家发表联合声明:核战争中无胜者,决不开战》,而报道原文标题中出现了几个汉字——“米,露,中,英,仏”

这几个字,分别对应几个国家名字的日语说法“アメリカ(美国)、ロシア(俄罗斯)、中国(ちゅうごく)、イギリス(英国)、フランス(法国)”

可能有小伙伴满脸问号:“日语中已经有专有名词表示这些国家名称了,为什么还要省略为一个汉字来表示?这些汉字简称是怎么来的呢?”

这个问题说来话长。大正时代之前,新闻杂志上的外国国家名称其实均用汉字表示,比如亜米利加(美国)英吉利亜(英国)。进入昭和时代之后,这种现象也依然存在,很多新闻报道继续用汉字来表示国家名。

日语中的“米、伊、独、豪、仏”,分别指哪些国家?-1

说到汉字简称的使用,不得不提起日本曾经想废除汉字这件事。

【相关阅读】

汉字在日本:差点被废除,一场考试之后都闭嘴了…

1948年,日本在美国的干预下,在全国开展决定汉字去留的全民调查。令人惊讶的是,日本有高达9成人口是认识汉字的,足以说明“弃用汉字”这件事行不通,汉字早已在日本人心目中占据重要地位。

回到国家名称的话题,类似“米,露,中,英,法”这样的国名表记方法,其实就是“汉字简化版”,这种简化版一直延续到现代。

日语中的“米、伊、独、豪、仏”,分别指哪些国家?-1

用一个字来表示国家简称,显然是有好处的。作为媒体而言,公开发表时事的原则在于“准确度高,明白易懂”,让大众可以在短时间内理解。于是,用单独一个汉字表示国家名,可以更加简洁明了。此外,国家名称的外来语几乎都用片假名书写,试想一下,单独使用一个汉字简单。还是用一大串片假名来表示国家名称方便呢?

但是也有例外,像“俄罗斯”、“加拿大”经常会写做“ロ”(ロシア)、“カ”(カナダ)。其中,熟悉日本历史的小伙伴应该知道,“日俄战争”(1904-1905)在日语中写作“日露戦争”。

关于“ロ”和“露”的使用区分,日本人是这么解释的:日俄战争发生在日本和俄罗斯帝国之间,此时的俄罗斯帝国即“沙俄”,属于君主制国家。现在,部分日媒依然会使用“ロ”来表示“俄罗斯”,使之与“沙俄”区分开。

那么,关于国家名称简称是怎么来的?

在1946年,日本政府进行了文字改革,规定了1850个“当用汉字”。也就是说除了这些汉字外原则上不再使用其他的汉字,其他会用假名或是同音、同义字替代。现在我们看到国家名称简化,即是“旧汉字表”演化来的。

举个栗子,日语汉字表记:亜米利加、亜墨利加、米利堅、弥理堅——这些都是“美国”,而“美国”的片假名表记“アメリカ”,可以看作是音译。而现在的“米”就是“米利堅”简化来的,也有写为“美和弥”,但是极其不常见。

接下来,我查找了一些日语里国家名称的外来语、简称以及汉字表记的对比,分享给大家:

美国 アメリカ 米   亜米利加

俄罗斯 ロシア  露   露西亜

英国 イギリス 英   英吉利 英吉利亜

德国 ドイツ  独 独乙  

意大利 イタリア 伊  伊太利 

荷兰 オランダ 蘭 和蘭

巴西 ブラジル 伯 伯剌西薾

阿根廷 アルゼンチン 亜  亜薾然丁

法国 フランス    仏   仏蘭西

澳大利亚 オ―ストラリア 豪   豪州、濠太剌利

土耳其 トルコ   土 土耳古

乌克兰 ウクライナ   烏   烏克蘭

总体来说,现代日本社会似乎越来越倾向于外来语,尤其是年轻人的交流中,外来语比比皆是。甚至也有报道指出,外来语的大量涌现使得日语汉字越来越不受重视,令人担忧。媒体使用汉字简化名称来表示国家,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保护文字的举措,通过新闻呈现在大众视野。

    没有回复内容

万事屋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