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成为中药的又一大“笑柄”
因为“西药中药化”这事儿中医不但干过,而且还干的特别离谱,特别荒唐
上世纪80年代,中医遇到了一个天大的难题,那就是西药每年都在增加新药,临床用药里也越来越侧重创新西药
可中药在近二三百年里所增新药无几,临床用药甚至还在用几百年以前的老药,这着实丢让当代中医人脸上无光
老祖宗的好东西让你“继承创新”成这样,百年以后还有何脸面搁地下见黄帝和伏羲?
可新药研发耗时长费用高,有没有可以在短时间大量增加中药品种,又不多花银子的方法呢?
中医的这帮孝子贤孙想出个邪招,既然西药年年都有创新药,临床用药累计了大几千种,那直接把西药改名换姓成中药不就行了?
毕竟中医人都是文化人,读书人。“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
有想法就有行动,中医界随即在90年代末21世纪出搞其了浩浩荡荡的“西药中药化运动”

那啥叫“西药中药化”?
传统中药药性表述是通过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禁忌、用量、用法等七个方面实现的
所以当时的中一人认为,只需要为西药找到它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禁忌、用量和用法,就可以按照中医理论去使用西药
而按照中医理论使用的西药,就是中药,而且是“科学化的中药”

理论建设和方法论有了,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照着《药典》按个给西药定性即可
作为中药“科学化”的重要发展方向,这项工作就落到了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头上
当时中药研究所认为“西药中药化”的过程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1、为西药找到中医理论的特殊表达,如性味、归经等
2、为西药的功效找到中医药学术语和指标表述,如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解郁、理气、实热、虚热、肺热咳嗽、气虚便秘等
3、按中医药学的药物配伍原则和规律,为西药找到可以互相配合使用的药物,如君臣佐使、七情、药对等
你别觉得这荒唐,当时的中医人不但不觉得自己在剽窃,还认为让“西药中药化”可以避免和减少西药的毒性、副作用和过敏反应,也可以杜绝药源性疾病
在他们看来,“西药中药化”不但不是剽窃,还是中医在帮助西药进步和完善的重要举措,是一举两得的“大功臣”,是真正的……

在这种自以为是的态度下,很快第一批完成“西药中药化”的成果就诞生了
中医首先为阿司匹林找到了“中药的药性”

你要问中医你有什么证据证明阿司匹林符合这样的“中药药性”?
中医人说,理论依据在此:


好家伙,真不知道阿司匹林还有如此“惊为天人”的药性
而中医推断阿司匹林性味和归经的过程也颇为“耐人寻味”
首先是四性
四性又称四气,中医认为 “药有寒、热、温、凉四气”。四性的确立是根据药物对病证的“寒热”作用效果来推断的,与“证”对应使用
而阿司匹林作为一种解热镇痛药,临床上主要用来治疗风湿热之证。所以中医根据“热者寒之,寒者热之”推断,阿司匹林应归“寒凉”之属

然后是五味
中医认为“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而阿司匹林味酸微苦,所以按照“酸苦咸寒者,味之厚者”,阿司匹林的性味就是酸、微苦

归经就更奇葩了
中医认为归经是以脏腑经络为基础、药物治疗病症为依据,用来表示药物的作用部位的
而阿司匹林主要适用于感冒、发热、关节痛、风湿病及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
这些症状多属肺热证,是卫外不固,营卫失调所致,病位在肺,属中医“痹证”范畴,与肺、肝、肾、脾密切相关。所以得出,阿司匹林的归经属心肺

好家伙,我还是第一次见从临床反向倒推药性的
这就好像我们把蜘蛛腿剁了,然后用各种声音刺激蜘蛛发现它毫无动弹,从而得出蜘蛛的耳朵在腿上的结论一样

如果你觉的阿司匹林的“中药化”触及了你认知的底线,那你明显是不知道你的底线原来可以如此之低
上世纪80、90年代,农村曾经频繁出现有机磷农药中毒事件,所以当时很多基层医院都配备有西药阿托品用于急救
所以本着“理论创新和临床实践”同步走的原则,中医界还对阿托品进行了“中药化”
成果如下:

中医认为农药中毒属“阳气暴脱”的亡阳证,当以回阳救逆、益气固脱
而阿托品有抢救濒死患者的功效,所以阿托品在中医里的“主治”就是回阳救逆
合不合理?完不完美?科不科学?

这里搞笑的是中医通过农药中毒症状反推在中医理论中的表述过程
中医认为农药中毒患者会呕吐,这是因为阳气虚乏、升降失和、固摄无权、气化失司、胃气上逆所致
中医认为农药中毒患者头晕目眩,这是卫阳不固所致
中医认为农药中毒患者呼吸急促、脉沉迟或涩或虚数无力,这是痰湿阻滞所致
所以阿托品起效的药理就顺理成章了找到了中医的“解释方法”,这就是“豁痰、醒脑、开窍、温中散寒、回阳救逆”……

你还别觉的“西药中药化”是一时风起,甚至到了2019年还有中医在讨论将布洛芬“中药化”,为布洛芬找起了四气、五味、归经和主治
而且研究资金竟然是来自省科学厅

看起来中医药的科研经费还真是好骗……哦不!……是好拿
总结一下
题主问“将西药吸纳为中药会怎样?”
我不是当事人我不好下判断,但当年中医人曾经对“西药中药化”提出了大胆的预想
当时有中医就提出了用2000人花10年时间,将《药典》所载的一千余款临床常用西药全部“中药化”

如果这事真让他们干成了,今天的食药监局CFDA到省事儿了
药准字哪还有什么化学要(H),一个中药(H)药准字解决一切,药品申报更快便捷
医院门诊也省了纠结开不开中成药、开多少中成药的问题,医疗效率得到极大提升
医保部门也不用为中药“特别关照”,医保支出负担大幅度降低
更重要的是中药,从此解决了新药开发难的问题
只要在家窝着上网盯着CFDA每年申报审批的新药项目即可,按照此前“临床实践指导药理分析”的“优秀经验”,等着给新获批的西药归经定性即可,中药新药将源源不断的被生产出来

没有回复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