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阴影初现
在当今的互联网世界里,公众号与小程序宛如两颗耀眼的明星,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深度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商业版图之中。
公众号,作为内容创作者与用户之间的关键桥梁,承载着海量的信息。从时事新闻到深度评论,从生活妙招到文化科普,从娱乐八卦到商业洞察,各类资讯应有尽有,满足着不同人群的求知欲与兴趣点。许多人每天早晨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几个常关注的公众号,在通勤路上、午休时刻或是睡前闲暇,通过阅读公众号文章,了解天下大事,汲取知识养分,或是放松心情,找寻共鸣。企业也将公众号视为品牌推广、客户服务、产品营销的得力助手,精心运营,力求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
小程序呢,则以其“无需下载、即用即走”的便捷特性,打破了传统APP的使用局限,为用户开辟出一条快速获取服务的绿色通道。想点餐,打开餐饮小程序,美食即刻下单;要购物,电商小程序里琳琅满目的商品任你挑选,一键支付,坐等收货;出行时,交通小程序轻松搞定车票、导航;旅游途中,酒店、景点预订小程序让行程安排井井有条;甚至学习、健身,都有相应的小程序提供课程与指导,如同一位贴心的随身助手,随时随地满足需求。
然而,就在公众号与小程序为大众带来诸多便利,推动互联网蓬勃发展之际,一片阴影悄然笼罩——大厂垄断的争议之声渐起。这些互联网大厂,凭借雄厚的资金、海量的资源、庞大的用户基础以及先发优势,在公众号与小程序领域构筑起一道道看似难以逾越的高墙,让不少人开始担忧:这是否会成为大厂垄断互联网生态的一场阳谋?
公众号:流量与内容的失衡
(一)头部大号的流量虹吸
头部的公众号宛如互联网世界中的“巨无霸”,凭借大厂的雄厚资源、广泛的品牌影响力以及先发优势,轻而易举地吸引了海量粉丝与流量。以某些知名的新闻资讯类公众号为例,它们背靠大厂的强大采编团队,能够在第一时间奔赴新闻现场,或是与权威专家建立紧密合作,获取独家、深度的报道内容。这些优势使得它们发布的文章一经推出,阅读量便如火箭般蹿升,点赞、在看、分享数据十分惊人,轻易就能突破 10 万 +、百万 +,粉丝数量也随之节节攀升,达到数百万甚至上千万之巨。
反观中小公众号,在这场流量争夺战中则显得举步维艰。它们缺乏大厂的资金支持,难以组建专业的团队,挖掘独家新闻线索,为了维持运营,往往只能转载一些大路货的内容,或是对热点事件进行简单的二次加工,文章质量参差不齐。在推荐算法的战场上,由于缺乏数据与技术支撑,很难精准命中用户喜好,即便偶尔产出一篇优质原创,也可能因缺乏曝光,在信息洪流中迅速石沉大海,阅读量寥寥无几,粉丝增长缓慢,生存空间被不断挤压,不少甚至无奈停更。
(二)内容同质化困境
当打开公众号列表,常常会陷入一种错觉,仿佛众多文章像是从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情感类公众号,铺天盖地都是类似“男人出轨的 N 个迹象”“女人该如何在爱情中保持独立”的标题与内容;职场类公众号,充斥着“职场晋升的 X 大秘籍”“如何搞定难搞的上司”等千篇一律的攻略;育儿类公众号,“宝宝辅食的制作大全”“孩子叛逆期应对宝典”等文章反复出现。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一方面是公众号运营者对流量的盲目追逐。看到某个热点话题、某种爆款文章类型走红,便不假思索地跟风效仿,企图分一杯羹,全然不顾内容的创新性与深度。商业利益的驱动也难辞其咎,品牌方投放广告时,往往青睐那些流量高、风格固定的账号,这使得公众号为迎合金主喜好,放弃内容探索,陷入套路化创作。长此以往,用户被大量重复、无趣的内容“轰炸”,阅读热情逐渐消退,对公众号的期待值也大打折扣。
(三)平台规则下的无奈
公众号平台的规则,宛如一层神秘的面纱,让众多运营者捉摸不透。流量推荐机制,犹如一个“黑箱”,虽然官方宣称依据文章质量、用户喜好等多维度因素进行推荐,但实际操作中,大厂旗下的公众号似乎总能获得更多青睐。这些账号即便内容并无太多新意,也能频繁登上推荐榜单,收获高曝光量;而中小号哪怕精心打磨内容,在推荐流量上也只能分得一杯残羹。
在违规处理方面,同样存在争议。一些大厂公众号偶尔出现广告软文过度、内容擦边等违规行为,平台往往只是轻描淡写地警告,甚至视而不见;反观中小号,稍有不慎,如文章标题夸张一点、图片使用不当,便可能遭受限流、封禁等严厉处罚,运营者申诉无门,辛苦积累的粉丝与流量瞬间化为泡影,只能在规则的夹缝中艰难求生。
小程序:看似开放,实则受限
(一)头部小程序的垄断壁垒
头部小程序宛如小程序世界中的“超级霸主”,割据着大量市场份额与用户资源。以微信小程序生态为例,那些由大厂重金打造、全力推广的小程序,如电商领域的京东购物小程序、拼多多小程序,生活服务类的美团外卖小程序、滴滴出行小程序,依托大厂的品牌背书、庞大用户基础与全方位营销推广,迅速积累起海量活跃用户。相关数据显示,头部小程序的月活跃用户数常常数以亿计,部分甚至突破十亿大关,用户留存率、复购率也相当可观,在各自领域的市场占有率高达 50%以上,甚至逼近 90%,形成强大的垄断优势。
中小开发者的小程序则在夹缝中艰难求生。缺乏资金用于大规模推广,难以在海量小程序中崭露头角;技术研发实力有限,无法提供如头部小程序那般流畅、多元的功能体验;品牌知名度近乎为零,用户信任建立困难重重。即便开发出独具创意、实用性强的小程序,也可能因缺乏曝光,淹没在小程序的茫茫大海之中,用户增长缓慢,商业变现之路崎岖坎坷,难以对头部小程序的统治地位构成实质性威胁。
(二)分发之困:流量入口的“潜规则”
小程序的分发难题,犹如一道横亘在开发者面前的天堑。微信小程序虽拥有诸如搜索、附近的小程序、分享等多个流量入口,但实际分发效果却差强人意。微信的搜索算法相对隐晦,缺乏透明度,大厂凭借品牌权重、长期积累的数据优势,其旗下小程序在搜索结果中总能名列前茅,即便用户搜索的是通用性关键词,大厂小程序也能优先展示,抢占流量先机;反观中小开发者,即便小程序精准匹配搜索词,也可能因排名靠后,难获用户点击。
“附近的小程序”这一入口,同样存在问题。理论上,它能为线下商家带来精准流量,可现实中,受地域限制、用户使用习惯等因素影响,流量转化效率极低。分享方面,微信对小程序分享规则严苛,稍有诱导分享嫌疑,便会遭受封禁,而大厂凭借海量用户与社群基础,能够以合规方式引导用户自发分享,实现流量裂变,中小开发者却因缺乏用户基础,难以通过分享实现大规模传播,小程序分发陷入僵局。
(三)技术与创新的瓶颈
微信小程序的技术框架,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暴露出滞后性。基础功能更新缓慢,对于一些新兴技术如 5G 赋能的高清视频实时传输、AI 深度交互应用的支持不足,无法满足开发者日益增长的创新需求。开发文档不够完善,一些复杂功能的实现细节模糊,开发者在开发过程中常常遭遇技术难题,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排查解决,延缓开发进度。
大厂凭借雄厚的技术研发实力,能够组建专业团队,对小程序技术进行深度优化、二次开发,甚至独立开发与小程序对接的插件、工具,突破技术限制,打造差异化优势;中小开发者则只能依赖微信官方提供的技术支持,困于既有框架,无力进行大规模技术创新,小程序功能趋于平庸,难以凭借技术亮点吸引用户,在竞争中愈发被动。
大厂棋局:垄断还是战略布局?
(一)商业利益最大化的追求
大厂在公众号与小程序领域的巨额投入,绝非一时心血来潮,实则暗藏着对商业利益最大化的强烈渴求。以腾讯为例,其全力发展微信公众号与小程序,投入海量资金用于技术研发、市场推广、生态构建。通过精准的广告投放系统,品牌方能依据用户画像、兴趣偏好,将广告精准推送至目标受众,公众号与小程序则成为广告的重要载体,为腾讯带来滚滚财源。据估算,腾讯每年从公众号广告、小程序电商交易抽成等业务中获取的收益高达数百亿元。
阿里也不甘示弱,将支付宝小程序作为打通线上线下商业闭环的关键棋子。凭借支付宝庞大的用户基数与强大的支付场景优势,吸引商家入驻小程序,开展电商、本地生活服务等业务,从中收取交易手续费、推广费等,进一步充实自身腰包。
为追求垄断利润,大厂不惜牺牲创新活力与公平竞争环境。它们利用雄厚资金优势,高价挖角优质内容创作者、技术人才,让中小平台因人才匮乏,难出创新佳作;在市场竞争中,大打价格战、资源消耗战,以本伤人,迫使中小开发者、运营者在夹缝中艰难求生,甚至无奈退出市场,使得行业创新步伐减缓,市场活力被抑制。
(二)生态掌控的野心
大厂精心构建公众号与小程序生态,其终极目标是实现对互联网流量、数据、商业场景的全方位掌控,打造一个封闭且稳固的商业帝国。微信小程序生态中,腾讯通过微信这一超级入口,串联起公众号、视频号、企业微信等诸多产品,形成一个相互导流、协同运作的有机整体。用户在这个生态内,可完成资讯阅读、社交互动、购物消费、办公协作等各类行为,腾讯借此牢牢锁住用户时间与注意力,沉淀海量数据,为精准营销、业务拓展提供有力支撑。
阿里的支付宝小程序,则紧密围绕电商、金融核心业务,整合淘宝、天猫、菜鸟、蚂蚁金服等资源,构建起涵盖购物、物流、支付、理财的一站式商业服务生态。商家若想融入阿里电商大生态,获取流量扶持、金融服务,就必须深度依赖支付宝小程序,阿里借此强化对商业链条的掌控力。
在追求生态掌控的进程中,大厂设置诸多壁垒,阻碍行业互联互通。微信小程序与阿里系小程序难以实现无缝对接,用户跨平台使用服务时,需频繁跳转、重新登录,体验极差;数据层面,大厂将数据视为核心资产,严格封闭,不愿与外界共享,使得行业数据无法充分流动、融合,制约整体创新发展,犹如筑起一道道“数据孤岛”,让互联网世界碎片化加剧。
破局之思:寻找新曙光
(一)平台的责任担当
平台作为公众号与小程序运行的“基石”与“规则制定者”,理应肩负起打破垄断、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的重任。微信、支付宝等平台运营方,需对流量推荐算法进行“拨云见日”式的优化,使其更加透明、公正,让优质内容与创新小程序能够依据自身实力,而非背后大厂的光环,获得足够的曝光机会。在算法设计中,应明确公开各项权重指标,如内容质量权重可从专业性、深度、原创性、实用性等多维度衡量;小程序的推荐则依据功能完整性、用户体验反馈、创新性等进行打分,确保中小开发者知晓努力方向,有机会凭借卓越品质突围。
平台审核机制要一视同仁,严格规范违规行为。无论是大厂还是中小号、小程序,一旦触及虚假信息、侵权、恶意诱导等红线,都应受到相应惩处,绝不能因体量大小而区别对待。对于屡教不改的违规者,应加重处罚,如延长封禁期限、提高罚款金额,以儆效尤。
扶持中小开发者与创作者也是平台义不容辞的责任。设立专项扶持基金,为资金短缺的开发者提供启动资金、技术支持,助力他们攻克技术难题;举办创意竞赛,挖掘有潜力的项目,为获胜者提供免费推广资源、办公场地等福利,激发创新活力,让公众号与小程序的世界百花齐放,而非大厂独大。
(二)开发者的自救之路
面对大厂的垄断压力,开发者们不能坐以待毙,需苦练“内功”,探寻自救之道。一方面,要聚焦用户需求,深耕垂直领域,以创新为刃,雕琢差异化产品。在公众号领域,当多数账号还在热门领域“扎堆混战”时,部分中小号另辟蹊径,专注于小众爱好,如复古胶片摄影、手工皮具制作、小众历史文化解读等,凭借专业、深度、独特的内容,吸引了一批忠实拥趸,成功站稳脚跟。小程序开发者同样如此,瞄准细分市场,如为特定慢性病患者打造专属的健康管理小程序,集饮食、运动、用药提醒于一体;或是为小众艺术展览开发导览小程序,提供个性化观展路线、作品深度解读,以特色服务赢得用户青睐。
另一方面,开发者要摆脱对单一平台的过度依赖,积极拓展多平台分发渠道。除微信、支付宝等主流平台外,关注新兴的、潜力巨大的平台,如抖音小程序、快手小程序生态。这些平台凭借短视频流量优势,为小程序与公众号开辟了新的流量蓝海。开发者可依据不同平台用户特性,对内容与产品进行适应性调整,实现跨平台的协同发展,在大厂垄断的夹缝中闯出一片广阔天地,让公众号与小程序生态重回蓬勃、多元的正轨。
结语:打破垄断,重铸繁荣
大厂在公众号与小程序领域的垄断行径,犹如一片阴霾,给互联网行业的创新活力、公平竞争环境以及广大用户、开发者的权益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内容创作者的激情被浇灭,中小开发者的梦想被压制,用户被禁锢于千篇一律的信息牢笼与功能局限之中,互联网本应有的开放、多元、创新生态遭受侵蚀。
打破这一垄断格局,已然刻不容缓。平台运营方需摒弃短视的利益考量,以开放包容之心,重塑规则,为新生力量开辟成长沃土;开发者们要勇毅奋进,以创新为剑,突破围困;监管部门更应及时亮剑,强化反垄断执法,遏制大厂的越界冲动,守护市场公平正义。
唯有各方携手共进,打破垄断枷锁,才能让公众号与小程序的世界重回阳光之下,再现百花争艳、百舸争流的繁荣盛景,持续为互联网发展注入澎湃动力,为用户缔造更加精彩、多元、便捷的数字生活新篇。
没有回复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