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哥的吐槽:中医是怎么得出人有“五个脏”和“六个腑”的? - 生活银魂 - 大众生活 - 万事屋

深水哥的吐槽:中医是怎么得出人有“五个脏”和“六个腑”的?

给一肚子的下水起什么名字并非是重点,重点在于:

为何中医认定脏为“六”,而腑为“五”?

先说说“五脏六腑”这句话在中医典籍里的出处,这就是《黄帝内经·灵枢·经别》里所说的:

“人之合于天道也,内有五脏,以应五色五时五味五位也;外有六,以应六律,六律建阴阳诸经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十二经脉者,此五藏六府之所以应天道”

所以很显然这个“五”和“六”并非中医在人体解剖时盯着肚子里的下水挨个数的,这种认知源自所谓的“天人合一”,就是人体脏腑的数量对应“天道”

那么对应的是“天道”又是什么呢?

这就未见于中医典籍,而得从中国历史文化古籍里找了

《汉书·律历志》曰:

“天六地五,数之常也。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夫五六者,天地之中合,而民受以生也。故日有六甲,辰有五子,十一而天地之道毕”

《律历志》是中国古代记载律和历的非常严谨的文献,所以“天六地五,数之常也”就是《黄帝内经》里脏腑对应的所谓“天道”

如果你认为这是mr深水在牵强附会,那么请看《黄帝内经·六节藏象论》里的这段话:

“盖人之五脏,应地之五行,食地之五味;人之六气,复应天之六气,气亢害而无承制,则为病矣”

这里已经将五脏六腑这个数字的来源说的非常清楚了,而且明确的表明疾病的来源与“天六地五”有关

至于“天六地五”又是怎么来的,这得追溯到战国时期左丘明的《国语·周语》、《左传》,这与古代祭祀的议典规矩有关,说再透彻点就是上古巫术的“互渗律”和“相似律”有关

20240826141523186-image

所以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场景

战国时期一名胆大中医(那会还叫方士)第一次看到了人体的肚子里的东西(也许是战争也许是人体解剖),他第一次知道原来人肚子里这堆下水原来长的各有各样

为了区别不同形状样式的下水,这名中医给这些器官取了各式各样的名字并归类,有的归为脏,有的归为腑,接着就是要统计脏有多少,腑有多少

到这可犯愁了,这中医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上古先贤告诉他们有所谓的“天人合一”,就是人体中的“数”的存在与大自然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例如:

“天有日月、人有双目”
“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
“地有九州,人有九窍”
……

所以人肚子里的脏腑的数量,应该也与天地相对应

那与什么相对应呢?

这中医找来找去,终于找到了“天六地五,数之常也”这句话,所以人体脏腑的数量也就对应“天六地五”,又称“五脏六腑”,这不就是上古先贤所说的“合天道吗?

然后这名中医就将自己的这种“理解”+“创新”写入了《黄帝内经》里,后被奉为圭臬

所以你说《黄帝内经》真的博大精深吗?

搁在2000年前可能算的上是一种进步,今天还奉为圭臬就显的有点……

20240826141610978-image

 

    没有回复内容

万事屋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