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以岭院士说“血管即中医所说的经络 ”,大家怎么看?看看人家深水哥怎么回答 - 吐槽银魂 - 大众生活 - 万事屋 | 生活·动漫·娱乐综合社区-银魂同好聚集地

吴以岭院士说“血管即中医所说的经络 ”,大家怎么看?看看人家深水哥怎么回答

都21世纪了,如此客观、明确、有第三方佐证的常识,竟然还要由一个院士来进行科普,并且还能在圈子里引起如此大的争论……

你就知道中医这个领域是有多幼稚

知道中医粉都喜欢引进据点,你要觉着以岭院士说的“血管即经络”不对,那就把中医经典里的原话拿出来看呗

《黄帝内经·灵枢·动输篇》里说:

“经脉十二,而手太阴、足少阴、阳明,独动不休,何也?岐伯曰:是胃脉也。胃为五脏六腑之海,其清气上注肺,肺气从太阴而行之,其行也,以息往来,故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再动,呼吸不已,故动而不止”

这里说太阴肺经的经脉跳动在腕部,明显说的就是桡动脉

吴以岭院士说“血管即中医所说的经络 ”,大家怎么看?看看人家深水哥怎么回答

然后说足少阴肾经的经脉跳动在内踝部,这不就是胫后动脉吗?

吴以岭院士说“血管即中医所说的经络 ”,大家怎么看?看看人家深水哥怎么回答

接着说足阳明胃经跳动在足背部,哎呦我去,背动脉搁那等着我们呢

吴以岭院士说“血管即中医所说的经络 ”,大家怎么看?看看人家深水哥怎么回答

至于岐伯老爷子说的“胃为五脏六腑之海,其清气上注肺,肺气从太阴而行之,其行也,以息往来”,这显然是一种人为的“强行关联”,迄今为止我们并未发现其生理学上的对应关系

但三个动脉位置已经非常明确且容易被找到,这有什么好质疑的?

中医粉可能会觉得《黄帝内经》是孤证,为啥只找到了这三个动脉位置?其他的动脉怎么没说?

这只能说明我们今天的中医粉已经懒到连经典都不看的境地了

《黄帝内经》里找不到,去《难经》里看啊

西汉哪个著名的方士吕广(古代对中医这个职业的称呼),在注释《难经》开篇的《一难》的里把十二经对应的动脉都写全了

足太阳动委中——你看“委中”的位置是哪里?不就是腘动脉吗?

吴以岭院士说“血管即中医所说的经络 ”,大家怎么看?看看人家深水哥怎么回答

足少阳动耳前——这耳前三穴不就是在耳动脉上吗?

吴以岭院士说“血管即中医所说的经络 ”,大家怎么看?看看人家深水哥怎么回答

足阳明动趺上——“趺”是哪里?古汉语里说的就是脚背,这不就是足背动脉吗?

吴以岭院士说“血管即中医所说的经络 ”,大家怎么看?看看人家深水哥怎么回答

手太阴动目外眦——“眦”在哪里?上下眼弦颞侧的联合处,这里有面横动脉分到眼部的动脉

吴以岭院士说“血管即中医所说的经络 ”,大家怎么看?看看人家深水哥怎么回答

手少阳动于客主人——“客主人”在太阳穴下边一点儿,就是“上关穴”,你手摸着会有一点点跳动的位置,这不就是颞浅动脉吗?

吴以岭院士说“血管即中医所说的经络 ”,大家怎么看?看看人家深水哥怎么回答

……

吕广并没有发现身体所有的动脉,但他是把摸起来明显跳动的动脉位置和经络里的穴位全部一一对应了,这可是2000年前的古代中医先贤做到的事情

就问中医粉们,你们敢不敢承认?

吴以岭院士说“血管即中医所说的经络 ”,大家怎么看?看看人家深水哥怎么回答

如果敢承认,那显然中医所说的经络穴位对应的就是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

如果不敢承认,那么你告诉我为什么这些2000年前的记载和今天的解剖学如此吻合?

当然中医所记载的十二经脉,和解剖学上的动脉血管的走向大部分都不一样

但你让一个连解剖学都不会的中医,如何精准的绘制出人体内的动脉血管走向?不靠脑补和瞎编他们能怎么做?

所以古人把可以不通过人体解剖的,在人体表面的动脉位置都摸清楚了,且一一对应了经络穴位

但对于摸不到的需要给人大卸八块才能明了的人体内部生理结构,那就只能牵强附会的“解释”

但即便是对于这些无法通过解剖学认识到的血液循环系统,中医先贤也能通过一些肉眼可以识别的特征来得出符合血液循环系统的答案

例如隋朝杨上善校对过的《黄帝内经·太素》,这本书现藏于日本仁和寺宫,是目前为止我们能找到的最古早的《黄帝内经》善本。后由清朝的驻日官员杨守敬变卖家产才从日本影印了一本回来

吴以岭院士说“血管即中医所说的经络 ”,大家怎么看?看看人家深水哥怎么回答

杨上善在这本书里阐述了他发现的大量经络的“物理特性”,搁今天看起来简直就是中国版的威廉哈维《心血运动论

我们举个例子,《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里有这样一句话:

“十五络者,实则必见,虚则必下,视之不见,求之上下”

那么啥是经络的“实则必见,虚则必下”呢?我们的中医人五花八门,常见的解释有这样的:

吴以岭院士说“血管即中医所说的经络 ”,大家怎么看?看看人家深水哥怎么回答

这样的:

吴以岭院士说“血管即中医所说的经络 ”,大家怎么看?看看人家深水哥怎么回答

以及……这样的:

吴以岭院士说“血管即中医所说的经络 ”,大家怎么看?看看人家深水哥怎么回答

同一句话,我们的中医的解释千奇百怪,完全没个标准,靠的只有个人猜测和主观臆想

那么到底谁说的靠谱呢?我们该相信谁呢?

杨上善在《黄帝内经·太素》里对这句话有一个注解,他的原文写的是:

“盛则血满脉中,故必见,虚则脉中血少,故必下”

不用我解释你都能看的懂

就是人体活动或天热时,这些络脉血管扩张,血液充盈,就可以明显看到;如果天冷或人体气血亏损时,静脉血管就收缩,血管就陷下,就不容易看见

……

《黄帝内经·太素》已经是目前最古早最接近两汉《黄帝内经》原版的版本了,就问你们这帮中医的孝子贤孙们还想说啥?再反驳一个看看?

吴以岭院士说“血管即中医所说的经络 ”,大家怎么看?看看人家深水哥怎么回答

回到题主的问题上来

一个经络穴位让你们玩了上千年也没搞明白,最可笑的是如此争议巨大的概念,竟然还要一个院士来佐证,竟然还有一堆中医粉不服不岔的,真是让中医黑看笑话了属于是

但凡你们要真的喜欢中医,起码要比我这个“中医黑”更能引经据典,看更多的中医典籍吧?

否则你们凭什么自称中医粉?

吴以岭院士说“血管即中医所说的经络 ”,大家怎么看?看看人家深水哥怎么回答
本文转自B乎:阅读原文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没有回复内容

万事屋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