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谚,侬晓得几句?

图片[1] - 沪谚,侬晓得几句? - 万事屋

今天,小编将与大家分享这篇选自《城市季风》“特刊”——《在闵行,遇见上海》一书的《沪谚,侬晓得几句?》,一起了解沪谚的历史~

沪谚,侬晓得几句?

钟合

“大家好,吾叫獬豸。”去年的浦江端午文化节,一只可爱的神兽獬豸携着一口吴侬软语与闵行的朋友见面,也掀起了一番沪谚热。(在沪语中,“獬豸”读作“xiā zā”,在浦江本地话中,又叫作“骱”,沪语发音“jiá”,是很棒、很聪明、很厉害的意思)

沪谚被视为上海语言的精华,也是海派文化的亮点,那么沪谚就是上海谚语吗?

似乎不会有疑义,但是细究沪谚的由来和内容,两者并不完全相同。准确地说,沪谚是上海谚语中积淀最厚实的那一部分。沪谚的语言表达方式多样,修辞手段丰富,既不忌土气,又讲究机趣,话语“煞根”到位,又充满善意。沪谚的流行地区,主要以原上海县及周边地区为主,采用的是老派上海方言,可称是“老的老上海”谚语。

图片[2] - 沪谚,侬晓得几句? - 万事屋

上海开埠以来,上海市区的方言经历了剧烈的演变。在它吸纳和融合其他语言特征的同时,其音系也大量简化。久而久之,“上海话”与“老上海话”分道扬镳。然而老上海话至今仍存在于浦江,上海市民称它们“本地闲话”。本地闲话,成了上海语言发展演变的见证者。

沪谚是沪语发展中留存下来的活化石。作为本地的谚语,听来和我们现在说的上海话不一样,它生动记录了以前上海的市井生活,也饱含着生活的智慧,而这沪谚的发源地就在闵行区陈行地区。著名的《沪谚》及《沪谚外编》,100年前诞生在当时的上海县陈行镇上。陈行镇是“上海县城隍老爷”秦裕伯的故乡。当地人以朴实直率又充满机趣的言语浓缩当地风土人情,评论世态善恶美丑,反映各自喜怒哀乐,调节周边人际关系,既富有口头文学的独特魅力,又凸显当地百姓的智慧和美德,使这里成为沪谚大量积淀的宝地。

来自日常生活的沪谚,自然也少不了教导他人的警示名句,“少年爱游荡,中年想掘藏,老来做和尚”,警示人们千万不要少时不努力,老来只会一无所有。又如“临时抱佛脚,越抱越蹩脚”,如果没有长远打算,临渴再掘井,必然一事无成。“勤烧香,勿如敬爷娘”,告诉我们尊敬父母、孝敬父母的道理。

作为一项口头文学,沪谚的保护与传承绝对不同于“技能类”“曲艺类”等可见、可动、可表演的项目。说沪谚首先要会说沪语,随着普通话的普及,现在说沪语的人也越来越少,小孩大都不会说沪语,而沪语沪谚说得很溜的人,却已经都五六十岁甚至以上了。“沪谚”的传承成了一个难题。

图片[3] - 沪谚,侬晓得几句? - 万事屋

沪谚也在求新,浦锦街道将非遗在社区的触角进一步延伸,将非遗沪谚与热门话题反诈宣传相结合,展现用身边的话术提醒身边人不要受骗的场景。推出沪谚反诈短视频,用接地气的方式加强人民群众的反诈意识,也提升人们对非遗沪谚的认知度。

文创是时下流行的一大时尚,沪谚茶罐、沪谚香囊、沪谚剪纸等一系列文创产品的出现也推动了沪谚的传承。最为出彩的便是文创者将其与“獬豸”巧妙结合起来,推出了“獬豸咖啡四季主题”,一边喝咖啡,扫一扫季节卡片上的二维码,能听到有关四季的沪谚及释义。它也与众多非遗老字号一起,在第五届进博会的“非遗客厅”进行了展示,这也是闵行区唯一一个“非遗美食”类展示项目。咖啡是外来的,但手中的这一杯却是“沪谚味”。

浦江镇各个居委会、村委会开设沪谚讲座和沪谚知识竞赛,“沪谚”传承人会为社区群众提供生动直观的沪谚非遗体验,张石明和周曙明两位传承人的“沪谚传承”课程也被列入浦江镇社区学校课程菜单。

在沪谚濒危的现状下,生长在闵行这片土地上的孩子们,需要去接触沪谚,喜欢沪谚,学说沪谚,保护好浦江文化的“土特产”。

《城市季风》自2013年创刊以来,已走过了十个年头。融文化、生活、时尚、资讯为一体,高品位、全方位、多视角解读具有丰富底蕴的城市文化,讲述发展历程中的城市故事,是反映城市生活形态,颇具特色、格调高雅的闵行新“文化品牌”。《城市季风》是一个关乎水和盐的故事,“裹挟而来的是溶化在水中、弥散在空中的那一勺盐,或杂陈世相,或呼吸古今”。倘若因此唤起你我对那一小勺盐的些微记忆,那已经是这阵季风勉力抵达的最深处。

十年时光荏苒,如今重新出发,行走在闵行的街头巷尾,穿行在时间的缝隙里,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和心态原创编著《城市季风》“特刊”——《在闵行,遇见上海》一书,最终将这把打开闵行的钥匙,递交到您的手中。期望读者通过这些文字,对闵行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了解闵行与上海的文明脉络、文化基因,重温上海城市的基因传承、城市精神,期待更多读者通过走进闵行,恋上这座城。

作者:钟合

图文:《城市季风》“特刊”——《在闵行,遇见上海》

编辑:高淑婷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9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