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背景:从创新到滥用的四年历程
2025年4月22日,拼多多、淘宝、京东、抖音、快手等主流电商平台同步宣布,全面取消执行四年的“仅退款”政策。该政策最初由拼多多于2021年首创,旨在通过“退款不退货”提升消费体验,但近年因部分用户滥用导致商家权益受损,如曹县汉服商家因350万元恶意退款濒临亏损。
国家监管部门在2025年两会期间明确要求治理“无序仅退款”,平台响应政策导向,分三阶段调整规则:
- 2024年7月:淘宝率先松绑,对评分≥4.8的优质商家减少干预;
- 2024年末:京东、快手赋予商家36小时自主处理权;
- 2025年3月:1688全面取消仅退款,改为按买家信用等级判定补贴。
规则变化:平台角色转型与商家赋权
新规核心围绕“平台退居信用背书,商家掌握主动权”展开:
- 消费者需与商家协商处理退款,平台仅提供信用评估与争议仲裁;
- 配套上线AI反欺诈工具(如淘宝“旺旺一键反馈虚假凭证”)及商家补贴计划;
- 售后入口仅保留“退款退货”,取消“仅退款”选项。
行业影响:商家减压与消费者隐忧并存
商家侧:经营成本显著降低
数据显示,淘宝“仅退款”总量下降30%,异常退款拦截率提升3倍,体验分4.8以上商家占比从30%增至36%。曹县汉服商家反馈,驳回恶意退款申请效率提升50%。
消费者侧:售后保障门槛升高
部分用户质疑平台信用评估不透明,维权路径变复杂。专家建议:
- 留存聊天记录、商品凭证;
- 善用12315平台与区块链存证技术;
- 大额消费优先选择担保支付。
未来趋势:从低价内卷到品质竞争
此次调整标志着电商行业从“价格战”转向“服务与品质竞争”:
- 平台推出商家诚信体系(如淘宝账号限购处罚机制);
- 抖音、拼多多加码百亿级惠商政策,降低运费险与保证金;
- 监管层强化信用惩戒,如限制恶意商家支付接口。
消费者应对策略:新规下的四大维权路径
- 协商优先:通过平台聊天工具明确诉求,保留协商记录;
- 平台投诉:利用淘宝“异常退款投诉”、拼多多“商家权益保护委员会”等新功能;
- 行政申诉:拨打12345热线或登录全国12315平台提交证据;
- 司法诉讼:针对5000元以上纠纷,可申请区块链电子证据司法认定:。
结语:平衡生态方能长远发展
取消仅退款是电商平台“反内卷”的关键一步,但需警惕矫枉过正。正如专家所言,“完善信用体系与监管机制,保障商家权益的同时不削弱消费者信任,才是可持续之道”。
© 版权声明
文是楼上发的,图是楼上帖的,寻仇请认准对象。
有些是原创,有些图文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必删。
如果不爽,请怼作者,吐槽君和你们是一伙的!请勿伤及无辜...
本站所有原创帖均可复制、搬运,开网站就是为了大家一起乐乐,不在乎版权。
对了,本站小水管,垃圾服务器,请不要采集,吐槽君纯属用爱发电,经不起折腾。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